楚雄卫校传承了上海卫校悠久的医药院校文化传统,结合当地民族文化,形成一种开放,包容、自由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文艺活动由班组排练然后全校组织演出,尤其注重体育运动,每天有早操和跑步,每周有两个学时的体育课。学校的排球队和篮球队在当时的楚雄...
楚雄卫校传承了上海卫校悠久的医药院校文化传统,结合当地民族文化,形成一种开放,包容、自由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文艺活动由班组排练然后全校组织演出,尤其注重体育运动,每天有早操和跑步,每周有两个学时的体育课。学校的排球队和篮球队在当时的楚雄州都很有名气,他们经常到楚雄各机关单位和学校比赛,也和其他来我校的球队开展友谊赛。卫校篮球队参加云南省卫生厅组织的中专卫生学校“三好杯”比赛中拿过几届冠军。 80年代是充满理想和欢乐的时代,人们的思想刚从文化大革命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整个社会都有一种期盼,就是希望我们的国家实现国富民强,人民幸福安康,国际地位日益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推进,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也随之而来,那时校园有两种歌曲最为流行,一种是以邓丽君风格和港台校园歌曲为代表的港台音乐,另一种是以谷建芬等大陆作曲家创作的,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为代表的新时期音乐作品。 这些流行音乐或主旋律音乐成为我们读书时经常听和唱的歌曲。我记得《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词是:“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80年代的新一辈”还有许多这样励志的歌曲。80年代是属于有希望的年代、属于奋发有为的年代、属于有梦想的年代。 1981年11月16日,当中国队以7战全胜的成绩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时,我在学校的电教室和部分师生一起从电视屏幕上目睹了中国女排夺冠时激动人心的那一刻。当夜幕降临,我们刚走出电教室,学校的足球场院上早已经站满了欢乐的师生,人们点燃喜庆的鞭炮,敲锣打鼓,尽情欢唱,学校广播室播放《歌唱祖国》的音乐在夜晚中分外高昂。接下来,庆祝的师生在足球场中心燃熊熊篝火,师生一起围着篝火手拉手跳起彝族民间传统舞蹈“三跺脚”,越来越多的师生加入跳舞的队伍中,一圈又一圈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把篝火围住,直到篝火熄灭后仍然沉浸在欢乐之中的师生才依依不舍离去。 我在卫校3年,除了学习外,就是参加各种宣传活动,在教务处和药剂学科陈绍锋老师的指导下编辑油印样校刊,在教学楼大门负责黑板报的编写和书写,那时我粉笔字板书还不错。 我们药剂10班的荣誉墙上的那些证书,基本都是我们班女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得奖的证书,老师和同学都笑我们班是“阴盛阳衰”,其实我们班的内涵还是男生,只是当时还没有人看得出来,毕业后才在各自的岗位中表现不凡。 在卫校有一件事看上去并不让人觉得有意义,直到现在回过头去看,才知道意义非凡,那就是参加各种劳动。第一劳动是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的一种锻炼;第二劳动能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第三通过劳动带来的收获,才会产生从未有过的成就感。楚雄卫校在每个学生进校时,唯一发给的物资就是一把挖地用的板锄,每个学期都有一星期劳动课,不上任何专业课,整天的劳动。通过我们数届学子辛勤劳动,学校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浸透着我们师生汗水,我们也在劳动中享受快乐!有一个学期,我们药剂班同学经过艰苦的劳动,用双手硬是在药园里挖出一个人工岛,在碧水环绕的岛上种满各色植物花草。 护士班女生都很会打扮,好多女生都穿上紧身上衣和喇叭裤,肉色丝袜配上又黑又亮的高跟鞋,烫起时髦的大波浪卷发,在当时已经非常新潮和时尚。年轻人自然有无尽青春活力,她们休息时在寝室里边洗衣边兀自唱起赵丹主演的电影《十字街头》的插曲《春天里》,把:“火红的太阳当空照,照到我的破衣裳,没有钱,也要吃碗饭,也要住间房。”等歌词都改成这样,上面改过的歌词很开心、很好笑。卫校是女生的世界,众多穿着靓丽的年轻漂亮女生,是校园里风景线,把个校园装点成鲜花般的世界,及至后来当年卫校文学创作小组创作并印刷出了一期文学作品就叫做《鲜花盛开的时候》,或许是一种契合。